编号
hjcg0000001766
获奖编号
2013-KJ-1-04
成果名称
森林食品种植环节质量安全生态控制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地域分类
浙江
学科分类
220.45;经济林学
完成人
江波
吕爱华
钟哲科
姜培坤
柴振林
黄茜斌
徐秋芳
尚素微
曹件生
杨慧敏
陈余钊
刘高平
杜克镛
吴家森
余鑫辉
完成单位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浙江省林产品质量检测站
国家林业局竹子开发研究中心
浙江农林大学
黄岩区果树技术推广总站
浙江布莱蒙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温州市林业局
杭州新东林食品有限公司
浙江冠军食品有限公司
获奖名称
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
获奖等级
1
年份
2013
关键词
森林食品
栽培技术
微生物
土壤
水土流失
油茶
山核桃
核桃
板栗
杨梅
香榧
生态修复
集约经营
监测
标准
资料来源
中国林学会
成果内容
以早产丰产、反季节栽培为目的的高度集约经营,带来了土壤退化和质量安全隐患。项目通过1项国际基金和20项国家和省级项目资助,以极具我国南方特色的竹笋、山核桃、板栗、香榧、杨梅、猕猴桃和油茶等为对象,历经11年,系统开展了森林食品生产过程中土壤环境、投入品、产品质量安全的生态控制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1.土壤质量分异规律及产品安全风险特征。采用588个典型样地、295个定位抽样和5000多批次风险监测,首次报告了森林食品主产区36个土壤元素背景值,揭示了区域分异规律及影响因素;阐明了土壤环境与产品质量安全的内在关系;开展了森林食品质量安全风险2.土壤退化与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成因机理。以雷竹、板栗为例,通过不同经营序列、长期多点定位试验,揭示了土壤退化与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成因机理。高化肥用量导致土壤养分严重失衡、微生物功能明显下降;稻草、稻草+砻糠覆盖100 d后水解氮为50 d时的57.68%和55.71%;长期集约经营引起林地土壤酸化、养分失衡和毒害化学物积累,5 a~8 a后雷竹林地Cu、Pb、Zn分别增加1.39倍、0.63倍和0.81倍;15a土壤表层 pH 从6.53下降到3.25~3.84,平均年酸化速率为0.18~0.23,盐基离子流失量70%,盐基饱和度由25.9%下降到6.8%。3.退化土壤生态修复技术。发明了新型生物炭基肥土壤修复技术,炭化炉生物能利用率85%、生物炭得率36%,产量比施复合肥增收36%;提出了等高护坡绿篱等5种坡地水土流失生物控制技术,降低土壤流失量32.91%~51.45%,N、P、可溶性C拦截率82.7%、83.3%、69.0%;构建了香榧-桃-黄芩等20种生态复合栽培技术模式,生物多样性指数提高173%~298%,减少农药支出1200元/hm2;筛选出15种重金属富集植物,东南景天1a降低竹林土壤Pb8.7%、Cd10.5%和Zn4.0%。4.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明确了“森林食品”概念及特征,提出了“背景值-投入品-产品质量”协同控制方法,构建了森林食品标准体系、监管体系、认定体系;建立了猕猴桃外源激素液相色谱法和板栗多菌灵残留量检测方法;发明了单树罗幔经营技术,杨梅果蝇防效98%、增收70%;提出了以控肥、清料、轮休为核心的安全生产技术。
作用意义
本研究成果,既有基础理论上的拓展,又有实用新颖材料和模式技术,必将在林业生态产业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可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广,应用于森林食品产地土壤修复和质量安全控制,对于实现森林食品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意义质量安全控制,为森林食品产业可持续发展和保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并积极组织技术力量进行成果转化与推广,建立了有效的推广网络,取得了显著的效益,推定了森林食品学科的发展。
报奖前社会效益
出版专著《森林食品产地环境与质量安全》1部,发表学术论文70篇,其中SCI论文9篇;授权利用农作物秸秆制炭并生产缓释肥的方法及制得的缓释肥(ZL201110061698.4)等专利13项,申请国际发明专利1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制订LY/T 1684-2007《森林食品 总则》等行业或省级标准11项、技术规范10项。
报奖前应用情况
创建2个新型有机肥专业生产企业;在浙江省营建9大类27个试验示范基地2 442.8 hm2,推广27 513 hm2,近3年新增直接经济产值8 499.8 万元、间接产值68 416.2万元。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森林食品质量检验检测和网络点建设、预警抽检、风险评估等,同时,通过项目成果转让、技术培训,特别是在国家林业局的推动下,已推广辐射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在湖南、河北、四川等9个省份示范推广面积3885.9hm2,近3年新增产值5693.4万元。
人才平台建设情况
积极推进我国森林食品学科发展,成立了中国林学会森林食品科学技术专业委员会、中国经济林协会森林食品分会,均挂靠在省林产品质检站,项目主要完成人员担任秘书长、副秘书长。举办了生物炭环境行为与环境效应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森林食品科技与产业发展论坛等多期国际和全国性学术会议。中央电视台、浙江电视台等播放电视新闻、科技专题片12部(次)。培养博士研究生10名、硕士研究生25名、研究员(教授)8名、高工15名。
推荐部门
中国林学会森林食品科学技术专业委员会